康公贷失国后,吕氏子孙沉寂一百多年后在秦汉时期各有人物独领风骚。
(一)吕青-吕臣一脉
多家吕氏谱碟认为吕礼有两个儿子吕伯昌、吕仲景,吕伯昌生吕青,吕仲景生吕马童。这个说法大约取自朱熹的吕谱加工而成的,我们暂时还沒有资料能证明此说的正误,至今我们仍旧不能排除吕青这支吕氏并非是吕尚齐国的子孙,而是战国时期南阳吕国亡国后,那部分以国名为氏的后裔。通过史料,我们目前可以肯定的只是吕青这支吕氏在秦始皇时就居住在新阳(今安徽界首市西北35里处),到汉初因战功封候,分衍为新阳吕氏和宁陵吕氏。
1、新阳吕氏(吕青一吕臣)。秦二世元年(前209)七月,陈胜、吴广发动戍卒起义,新阳人吕臣参加了陈胜起义军,为陈胜的待臣。秦二世二年十二月(前708年),陈胜退至下城父(今安徽蒙城西北),被车夫庄贾杀害后,吕臣率领苍头军,两度收复陈县,处死庄贾,并率苍头军继续反秦。
到秦未,吕臣的苍头军驻扎在彭城东面、刘邦的汉军驻扎在砀、项羽的楚军彭城西面,他们是三支独立的军队,均受楚怀王约束。
楚军在定陶战败,楚怀王从盱眙来到彭城,把项羽和吕臣的军队合并起来由他指挥,任命吕臣担任司图负责后勤军需,任命他的父亲吕青为令尹辅佐政令。
汉五年(前202年)垓下之战,刘邦彻底战败了项羽,吕臣父子率部投奔刘邦。汉立国后排吕青功劳为第87位,封为胡候、食千户,候国在老家新阳(今安徽界首附近)。
汉惠帝四年(前191年)胡候吕青卒,依据西汉诸侯王只能把封地和爵位传给嫡长子的规定,吕臣以倾侯承新阳国候位,后历经怀候吕义、怀候吕它、恭候吕善、候吕谈四世,到汉武帝元鼎元年(前116年),汉武帝以上交供俸庙祀的金子成色不足(史称坐酎金),免吕谈之国候位,新阳国除。
汉宣帝元康四年(前62年)吕谈的重孙吕阳奉诏复家,任长陵大夫。其承候嗣传系是:吕青—吕臣—吕义-吕它—吕谈-吕x―吕x―吕阳。
此后,在两汉的二百年间,吕臣的这支后裔以安徽界首为新旧吕氏望族,后世又向四周扩展,延续到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吕蒙等人。
2、宁陵吕氏。汉初排吕臣功劳为第73位,封为夷侯。候国在宁陵(今河南宁陵县),夷候吕臣卒后,候位由吕臣的另一个儿子戴候吕射继承,又传位惠候吕始,吕始卒,有人上告吕始无后,朝廷就以吕始无后裔除其封国。这是一笔糊涂帐,当时又无基因检测,只凭流言就断实吕始无后了。
元康四年,南陵公大夫吕得奉詔復家。承候嗣传系是:29吕臣—30吕谢—31吕始-32吕x-33吕得。吕臣此支后裔西汉中后期很不得志,多数后裔沦为平民,东汉灵帝时的太监吕强及被曹操杀害的吕伯奢是代表人物。
有关吕青的这些传承都记载在<汉书>功臣表中。
(二)吕马童
秦未时吕马童居住在今江苏省宿迁市周围地区和霸王项羽是同乡。目前还不能断定吕仲景是否生吕马童,和吕青的叔伯兄弟。吕马童跟随项羽反秦,任楚军郎中骑将。汉元年(前206)吕马童归顺汉刘邦,任刘邦的司马。乌江之战失败后,项羽无颜见江东父老,拒绝渡江。
项羽回身独自杀死汉军士卒几百人后,也身负十几处刀伤。他对围上来的汉军司马吕马童说:“你难道不是我的故人吗?听说汉王出资千金,赏封万户候买我的人头,我就把这个好处恩施给你吧。”说毕,挥刀自刎而死。
汉军将士相互厮杀争夺项羽尸身,吕马童和吕胜,杨喜、杨武,王翳各夺得项羽身首一部份。刘邦立国后排吕马童功劳为第101位,封为中水候,候国在今河北河间市。
吕马童卒后,由夷候吕瑕继中水国候位,其后是共候吕青眉、靖候吕德、候吕宜成。汉武帝元鼎五年(前112年)吕宜成坐酎金免候,中水国除。汉宣帝元康四年(前68年)长安公士吕建明奉诏复家。承接候嗣传系是:26吕礼-27吕伯景-28吕马童-29吕瑕-30吕青眉-31吕德-32吕宜城-33吕x-34吕建明。
这些也记载在<汉书>功臣表中。吕马童此支后裔在两汉期间默默无闻的生活在今河北沧州,再无名人出现。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,感谢每一位的分享。
下载族谱网APP,找到“圈子”加入姓氏圈